唐人聚会,都有哪些游戏助兴?

唐人聚会,都有哪些游戏助兴?

“将进酒,杯莫停”,唐朝这个繁荣鼎盛的朝代,宴会畅饮自然不少。唐代的宴会上似乎都被酒的醇香所包围,李白便作《将进酒》来展现豪饮壮气。酒流动于宴会上文人志士的酒杯之中,也流动于诗人的绣口之中。

无论是《少年行》之中“相逢意气为君饮”,还是《凉州词》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或是《饮中八仙歌》的“自称臣是酒中仙”,酒始终萦绕于诗人的文辞之中,带着浓郁酒香,酒也似乎成为了诗人们抒发胸臆的一种寄托。

如果宴会上只饮酒,那定是十分无趣,没有发达通讯设备的唐朝人在聚会时,又有什么休闲娱乐的方式吗?

大唐的球类运动

1. 戏争圆鞠

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中,球类的活动可谓是璀璨如繁星。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,“蹴鞠”出现了。“蹴鞠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史记》,“安陵阪里公乘项处”在得了牡疝病,需要多加休息时,仍痴迷于蹴鞠,“处后蹴鞠……即死”,可见古人对于蹴鞠的热爱。

“蹴”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为“蹑”,有轻步行走的意思。而“鞠”字“从革匊声”,革本义为除去毛发加工好的兽皮。

蹴鞠文化在汉唐时期达到了高潮,与最初被毛发塞满的球体不同,唐朝时期出现了更加轻巧的“充气球”,《气毬赋》便对这个“充气球”进行了描述,谓之“气之为球,合而成质”。

长江黄河一带曾有人用羊皮吹气作羊皮筏子,唐朝的皮球也是如此。唐朝人用动物的膀胱作为皮球的外壳,将其充气形成一个圆滑的球体。但是这样的材质并不柔软。

《唐摭言》曾记载道“球子击起,误中源中之额,薄有所损”,翰林学士王源中在与弟兄们蹴鞠时,不小心被球误伤,又恰逢圣上急召,只能顶着流血的额头前去面圣,皇帝看见了,询问其原由后道“卿大雍睦”,赞叹他们兄弟关系和睦。

《内人蹋球赋》中描写到宫女“球不离足,足不离球”的高超技艺。可见蹴鞠在皇宫内外、贵族平民都十分常见。

蹴鞠既然是一项集体活动,那一定会有一套活动规则。唐朝时期蹴鞠规则更加趋于成熟,球门的出现让蹴鞠活动增加了趣味性。在宫廷宴会时,蹴鞠比赛一般会采用“单球门”,球门的出现更是对球手有了更高的水平要求。

《文献通考》中提到“植两修竹……络网于上为门”,意思是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立在球场中央,再用绳网结在中央,中央开一个大约直径为一尺的洞,便是球门,称为“风流眼”。比赛自会有输赢,胜者承赏,败者自然也要受罚,失败一方的队长需要挨鞭子,还要再脸上涂上白色粉末。

蹴鞠在唐朝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,属于全民娱乐的活动,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流传甚远。

2. 棍打马球

蹴鞠是用脚踢球,而马球又有不同。马球古称“击鞠”,玩者需要在马背上完成一切活动,他们需要用球杖将球击入球门。唐代如此繁华的朝代自然拥有一个宽广的球场。唐玄宗、唐敬宗都十分喜爱这项运动。

马球大小如拳,为木头所雕刻而成。由于马球需要用球杖挥舞击打,马球的质地需要十分轻盈,所以马球一般采用质地轻巧但又有韧劲的木材制成,中间还要镂空以减少重量。为了在球场之中更好的区分和击中,马球还被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,甚至加上雕饰。

击打马球的球杖被称为“鞠杖”,鞠杖也为木质,外裹兽皮,作长柄样式,杖头似弯月,所以又被称为“月杖”。

因为马球活动的核心在于马和骑术,一般老百姓都不会有体格强健的骏马和精湛的骑术,所以这项活动一般只会在皇家流行。

《新唐书》中唐敬宗“丁末,击鞠于中和殿……己酉,击鞠……”,可以得见唐敬宗对于马球的喜爱。除此之外,章怀太子墓中还出土了一幅名为《马球竞技图》的壁画,壁画上有二十余人驾各色骏马,奔驰在宽阔球场上,他们手持月杖,姿态各异,尽显雄风。

天宝六年时,唐玄宗下诏,将马球这项运动加入到军队训练里。其实也不难理解唐玄宗这样的做法,唐朝繁盛,马匹数量增加,而在马背上挥舞鞠杖其实就如士兵行军打仗,既有游戏趣味,又能激奋人心。

《酉阳杂俎》中便有这么一位夏将军精于骑射,他在球场之中“累钱十余”,之后又骑马“以击鞠杖击之”,只有面上第一枚铜钱飞起六七丈高。从夏将军这样神乎其神的骑射技术之中,不难看出打马球在军队里的盛行。

3. 徒步击球

既然有了在马上击球作乐,不会骑马或者不方便骑马之时自然又衍生出其他的娱乐活动。和马上奔腾紧张不同,步打球别有一番乐趣。由于徒步击球只需要一块空旷的场地便可以进行,这样温和的游戏方式吸引了更多女子参与其中。

《宫词》中描写了“寒食宫人步打球”的场景,宫女们在闲暇之时只需一个球,几根球棍便可以在空旷之地游戏,这样简便的游戏方式自然备受推崇,唐代女诗人鱼玄机也在《咏球作》中提到“月杖争敲未拟休”,用月杖与球描写了一个为自己爱情和命运忧愁的女子。

饮罢需行乐

1. 半仙之戏

秋千的起源太过遥远,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,祖先们为了采集狩猎,需要快速移动或是跨越沟壑,他们往往会抓住树干上的藤蔓,依靠惯性来回晃动。

荡秋千这项活动一般是宫中或是闺中的女子的游戏。汉武帝时期,汉武帝为祈“千秋之寿”,宫中盛行荡秋千,取“秋千者,千秋也”的意思。

到了唐朝,宫廷之中将这项活动称作“半仙戏”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就有记载宫廷妃嫔“竖秋千……戏笑以宴乐”,唐玄宗称之为“半仙之戏”,之后市民百姓都将荡秋千称为“半仙戏”。

想象宫嫔们裙带翩飞的模样,怎么不能称之为半仙?李白曾称赞杨玉环之姿“若非群玉山头见”,唐玄宗与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面见时,以《霓裳羽衣曲》为导引,更是衬托出杨玉环缥缈之姿,后人白居易也作《长恨歌》赞叹杨玉环“天生丽质难自弃”,可见秋千之上的女子们是怎样的仙人之姿。

2. 行酒令

酒令最先于秦汉时期萌芽,在两汉至隋唐时期逐渐成熟,唐朝后世的行酒令都可以在唐朝找到它们的源头。

唐朝人爱饮酒,饮酒期间自然也会有其他的娱乐活动。饮酒行令,便是文人之间饮酒时助兴的娱乐方式。酒令又可以分为雅令和通令。

雅令需要先推出一个人为“令官”,令官想出诗句或是对子,其余人按照令官的“首令”接续下去,且他人所续的内容必须与首令相符,否则就会被罚酒。

文人雅士之间常用对诗、猜字谜、对对联等方式行令。才思敏捷之人在雅令上没有太大的压力,若是才疏学浅之人势必会被罚酒数杯。

除去雅令,通令更加丰富多彩。通令的方式主要有抽签、划拳、掷骰等,因为不像雅令一般需要静思,通令的行令方式往往比较热闹,全靠运气或技巧获胜。但宴会时的客人互相不认识十分常见,这样的行令方式能够使宴会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。

最常见的应该是现代人都熟知的“击鼓传花”,宾客按次入座,由一人击鼓,其余人传花,鼓声起,气氛便开始焦灼起来,宾客害怕花束落在自己手中都会不断投掷出去,但也不妨有人为了制造紧张气氛故意留在手中,直到鼓声似乎弱下来时,立刻传给旁边的宾客,引得众人哄笑。击鼓传花这样的行令方式既能娱乐,又不过于粗鲁,在女宾之间多有传播。

3. 斗鸡

除去蹴鞠,斗鸡也是唐朝王公贵族之间十分普及的运动了。唐高宗时期,贵族、大臣们十分热爱斗鸡运动,王勃还为此声讨“一啄何敢自妄”。

唐玄宗时期,还有一名名为贾昌的小童玩木质机关鸡被正巧路过的唐玄宗瞧见,唐玄宗见此颇觉有趣,召他入宫中负责养鸡,贾昌也将唐玄宗的斗鸡饲养得十分雄武,颇有大将军的风范。

可见唐玄宗对斗鸡十分热爱,他甚至每逢佳节就会在长安城里举办斗鸡大会,群鸡便会在此一展雄风,一扇一爪之间尽显风采。唐朝也有许多人因为皇帝喜爱斗鸡专门饲养雄鸡,从而博得皇帝青睐而发家致富,甚至李白还因斗鸡活动拔刀捅死对手。

小结

唐朝的娱乐活动不仅仅在于饮酒作乐,歌舞升平。唐朝种种游戏也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乐精神和民俗文化。如果一个朝代整日行军打仗,战乱四起,百姓流离失所,那娱乐活动谈何来之?

正是因为唐朝有着包容而开放的社会风气,以及强大的经济体制,人们在闲暇之余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游戏活动,上到王公贵族,下到百姓平民,才会出现如此繁盛的景象。

饮酒只是唐朝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,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也是一个小小的缩影,当这些缩影凝聚在一起时,便呈现出了大唐盛世。

相关推荐

破解锁频难题:Android手机如何解锁频段,拓展网络自由?
教育部推荐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
365

教育部推荐初中生必读书目30本

📅 07-16 👁️ 4010
全场回放:九球世界杯第二轮 中国7
今日之时365天第二季

全场回放:九球世界杯第二轮 中国7

📅 07-10 👁️ 9060
春节剩宴”到底能不能吃?剩饭菜处理“口诀”,转给家人
今日之时365天第二季

春节剩宴”到底能不能吃?剩饭菜处理“口诀”,转给家人

📅 10-04 👁️ 8797
什么是资本运作?这种运作方式有哪些模式?
胸部为什么还是平平的
今日之时365天第二季

胸部为什么还是平平的

📅 08-06 👁️ 5611